为16家企业送上政策“及时雨”,这场培训“有料又有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3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杨文妤 通讯员 彭娟)近日,湖南湘江新区举办2025年“两重”“两新”政策宣讲会,深度解码万亿元级超长期国债支持政策,为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送上政策“及时雨”。
据了解,培训由长沙市工信局指导、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主办,聚焦工业设备智能化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关键领域,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和金融赋能,为企业搭建起“政产学研金”协同平台,不仅吹响了新区产业变革的集结号,更为企业抢抓政策红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路线图。
培训现场干货满满。“工业设备更新专项支持覆盖7大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拓展10类场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最高可获2亿元奖励。”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综合服务部部长廖晶现场拆解政策“工具箱”。湖南科智信咨询集团副总经理胡庆先结合企业实操案例,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避坑指南”。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产品经理何婕带来定制化金融方案,设备更新贷款产品与企业需求实现“双向奔赴”。企业代表岱勒新材、方盛制药从自身经验出发,分享了政策落地的探索与实践。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智能制造高地,湘江新区早已在产业根基、战略支撑、政策服务等方面“多点开花。工程机械产值连续10年全国第一,近百家龙头企业的集聚让湘江新区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数量傲然领跑;湘江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为设备更新提供丰富应用场景;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推出的“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更是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今年已助力国天电子等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随着7000亿元“两重”项目国债和3000亿元“两新”专项国债资金加速落地,湘江新区产业升级迎来“黄金窗口期”。新区企业正积极谋划设备更新项目,加速淘汰高耗能生产线,布局智能产线、绿色工厂建设,以设备革新、产业协同、绿色转型为突破口,寻求工业突围高质量发展。走读湘江新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2025年,更多“千里马”将竞相奔腾于湘江西岸。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