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廖月娥:我最看不得别人孤苦无依
记者一行驱车30公里,来到了岳麓区坪塘街道。坪塘是湘江新区核心区之一,也是长株潭绿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优美,人文和谐。到达廖月娥敬老院的时候,廖月娥正在给敬老院的老人家洗脚,老人家腿脚不好,大热天的有些溃疡,廖大姐也不嫌弃,仔仔细细地给老人家洗着。“麻烦你们先坐一下啊,我马上就来!”从1982年开始,她先后将5名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接到家中赡养,并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为他们洗衣浆衫、收拾房间、端茶送水、添衣置被。就连后事,也都是由廖月娥夫妻一手操办。
她的事迹,晚报报道引百家网站齐跟进
1982年3月,廖月娥夫妇把本村五保老人廖兴红接到自己家,像亲人一样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让他愉快度过晚年,直到1995年4月老人去世。1986年5月,瘫痪在床多年的同村村民任国华失去家人。廖月娥与家人商量,将任国华接到自己家里。任国华患有脚病,腿脚经常流脓水,气味难闻,廖月娥每天都给他洗脚,照顾他的大小便。身患重疾的任国华到2002年去世,在廖月娥家整整生活了16年。1998年,廖月娥将瘫痪在床的周桂三老人接到家中,使老人在最后一年的弥留之际得到贴心的照顾。2010年,75岁的孤寡老人胡锡群住进廖月娥家中,如今他身体硬朗,每天都乐呵呵的。
2013年5月13日,长沙晚报以《瘫痪乡邻失去依靠 她接家中一住16年》为题,将廖月娥的事迹和精神推向全国。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近100家网站跟进、转载了报道。
她的梦想,廖月娥敬老院建成启用了
“这没有什么,只要我还做得动。”廖月娥总是淡淡一笑地说。她话不多,这句话成了她少有的口头禅。我们了解到的廖月娥总是默默地奉献着,说起她大家都禁不住要竖起大拇指。
2013年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廖月娥成为长沙唯一获得本届全国道德模范殊荣的代表。2014年11月21日,“廖月娥敬老院”一期正式启用,廖月娥又多了个新身份——廖月娥敬老院名誉院长。
廖月娥曾对媒体道出自己的心愿,“我家住房条件不太好,也比较紧张。要是能得到帮助,建一个敬老院,以后就可以接住更多的孤残老人。”如今,廖月娥的梦想成真了。
“其实,我更愿意在一线照顾老人,因为我担心其他的工作人员照顾不好或者敷衍了事。我要把自己照顾老人的经验传授给敬老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敬老院启用后,廖月娥基本上就在这里生活、照顾老人,把这里当成家。
【人物简介】
廖月娥,女,汉族,1963年4月生,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新合村桐冲组村民。因家境贫寒,8个月大时廖月娥被抱养到一廖姓人家。13岁时,廖月娥便辍学在家,承担起照顾长期生病的养母、料理家务的重担,苦难的岁月磨练出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1981年9月,廖月娥结婚后,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建家创业,种地、养猪、开打米厂,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婚后廖月娥得知自己的身世,更懂得以感恩的心孝敬自己的养父母,还将孝行延伸到周边那些孤寡残疾老人身上,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感动指数
★★★★★★
感悟&祝福
敬老孝亲是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瑰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传递社会文明馨风的重要理念,正如廖大姐的那句话:“我最看不得别人孤苦无依。”对于晚报多次报道她的事迹,廖大姐表示感谢,并祝贺长沙晚报60华诞。
文/长沙晚报通讯员 李文郁 记者 王斌
图/长沙晚报记者 王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