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新村老支书:坚守乡村40年 一心带领群众致富
6月下旬,记者找到王再德的时候,他因为重病而住院。可能因为生病的原因,他显得有些疲惫,声音有一些低沉,但吐字依然十分清晰,说话逻辑严密。
“王书记,您的病情好些了吗?”6月28日,记者再次联系王再德,他已经出院回到家中。“这些年来,我非常感谢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我的关心与支持。”病刚愈的王再德对记者的关心表示感谢。
两年前的2014年,王再德从长沙县黄花镇黄龙新村党支部书记任上退休。整整为长沙县黄花镇黄龙新村贡献了近40年光阴的他,谈起黄龙新村,是满满的深情厚谊。从青年到年逾古稀,每次村级班子换届,王再德都是黄龙新村群众心中村支部书记的第一人选。
修路修水利办企业,干出了明星村
1976年秋,王再德当上了黄龙新村的村支书,这虽是个“官”,可当年他接过的是一个谁都不敢接的“烫手山芋”。
“有女莫嫁黄龙村,不长禾苗长草根,吃的蒿子草,穿的烂布巾,睡的土砖铺,住的破茅棚。”改革开放前,黄龙新村“种田靠天,用钱靠借,生活靠救济”,是人均年收入不足120元的“三靠村”。
上任伊始,王再德就和村支部一班人组织全村劳力,修建山塘沟渠,修建村级公路,解决了困扰全村多年的干旱和交通不畅问题。“要使黄龙脱贫致富,必须大力发展村级企业。”王再德开始骑着自行车到处跑项目,终于争取到一个镀锌厂的项目。以镀锌厂为基础,村里又先后办起了电力线路金具厂等8家企业,曾经的“三靠”村成了收入过亿的明星村。
退休后还写出多份调查报告
如今走在黄龙新村,山清水秀村美,村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黄龙新村也获得了众多荣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全国民主法制建设先进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长沙市明星村”、“湖南省文明村”。
2014年退休后,王再德担任了村里顾问,大家都叫他“第一书记”。在担任省人大代表的时间里,他先后调查了30多个县市、上百个乡镇,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为党的农村工作建言献策。
人物简介
王再德,男,汉族,1946年出生,高中文化,1971年入党,同年开始在黄龙村任职,1976年至2014年担任长沙县黄花镇黄龙新村党支部书记,不知疲倦地带头发展集体经济近40年。2014年,王再德从任上退休。
数十年扎根基层,于平凡中创造辉煌业绩的王再德被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农村学习三个代表基层干部标兵、湖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佳村干部、长沙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农村百名优秀支部书记带头人、连续六届县十佳村支部书记等荣誉。先后当选县、市、省党代表、人大代表。
感动指数
★★★★★
感悟&祝福
我这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那就是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
不图官,不图财,不图名。我图的就是个问心无愧,无愧于道德良心、无愧于父老乡亲、无愧于组织的培养、无愧于过去的时光。
希望黄龙新村发展越来越好,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甜,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些年来,我非常感谢新闻媒体尤其是长沙晚报对我的关心与支持。祝晚报越办越好看!
文/ 长沙晚报记者 黎欣刚
受访者供图
>>我要举报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