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群非洲人为养蜂来长沙拜师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这里的老师非常专业,技术也非常智能!”在长沙县红花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蜂场里,来自南苏丹上尼罗河大学的教授Selim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6月23日,在湖南省农科集团的组织下,Selim和30余名南苏丹同胞来到星城近郊的果园镇,开启了一场蜜蜂养殖及蜂蜜加工生产技术的研修之旅。这是中国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Selim口中的老师正是合作社社长谭创明,他也是当地养蜂事业的带头人。

相隔万里,地域各异,长沙的养蜂经验何以吸引非洲友人?带着疑问,橘洲君走进了美丽的果园,采撷长沙现代农业的甜蜜硕果。

蜜蜂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非洲也不例外。据第三方平台农小蜂资料,非洲蜂群占世界19.1%,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是世界前十的养蜂大国。但以蜂蜜产量计,非洲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由于技术落后,单位产量只相当于亚洲的43.3%。不过随着非洲人口增长和收入增加,当地居民对于蜂产品的需求正在激增。中国是世界蜂蜜生产大国,以约占全球9%的蜂群生产了近25%的蜂蜜。这是非洲朋友不远万里到中国学养蜂的原因。

非洲朋友具体来长沙学什么?谭创明开门见山地总结说,学走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之路。

谭创明为非洲学员展示养蜂现场。受访者供图

先来看科技赋能、精准把控参数的蜂业标准化。

据2022年当地媒体报道,由于缺乏符合标准的质量标签,南苏丹的土蜂蜜正在失去国际市场。对这一现象,谭创明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标准,看上去不合格,这样的蜂蜜怎么会有人买呢?”想要提升蜂蜜销量,首先要把好源头的标准关。

严苛的蜂产品标准指向蜂蜜的生产全过程,温度、湿度、含氧量等都需精准把控。这倒逼蜂农创新理念,用“高科技”为养蜂工作“上分”。

“通过这个小小的环境仪,就可以随时查看空气质量了!”谭创明手中的环境仪,只需轻轻一点,就可在终端上实时查看PM2.5、二氧化碳、电磁辐射等参数,帮助判断蜂箱内的环境,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另一边的数字化科技蜂房也吸引了诸多非洲学员的目光。“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SVM训练模型和自研聚类识别算法,可以检测蜜蜂是否生病,生病之后还能提供解决方案。”来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学院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廖姣介绍,有了这些蜂房,即使是初次养蜂的新手小白,也无需畏惧市场标准检验。

“这些设备很实用,可以带回非洲!”看到这些实用的高科技,现场不少学员表达了购买意愿。

再来看合理分工、实现人尽其才的蜂业专业化。

“我们那边也有很多养蜂合作社,由于水平不够,生存境况都比较艰难。”很多非洲学员围着谭创明,表达了心中疑虑:如何提升专业水平,让养蜂不再处处受限?

“我们之前同样艰难,但现在找到了方法!”谭创明笑着回答。

的确,养蜂工作涉及选择蜂种、选购工具、安置蜂群、日常维护、疾病防治、采蜜加工等数十道工序。没有经验、不懂知识的蜂农,往往难以胜任这些繁琐事务。

在谭创明看来,养蜂和造车一样,都需要合理分工、人尽其才。“我们的经验就是,合作社要根据人员特长安排工作,会开车的就开车,会做箱子的就做箱子,每个人做一项,一个人做10年,那他这项工作一定是做得最优秀的。”

资质平平也无需担心,还有数字手段作为“秘密武器”。在合作社的显眼处就摆放着一台大屏,这是由中国电信支持开发的“数字化养蜂平台”。蜂农不仅能在上面看科普小视频学养蜂知识,还能实时监测蜜蜂的成长状况。

“通过这个大屏,坐在家里也能掌握专业技术,轻松养好蜜蜂!”谭创明的一番介绍,引来非洲学员阵阵称赞。

南苏丹学员在观看“数字化养蜂平台”。受访者供图

最后看集中包装、打开多样销路的蜂业品牌化。

蜂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如何让自家产品更具含金量?以品牌谋出路,是来自长沙的又一个创新实践。

新云村“湘蜂牌”山花蜂蜜、白石源村“百花蜜”……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一个个蜂蜜品牌脱颖而出,把原本分散的农户蜂蜜统一包装后对接市场,取得规模效应。

“我们前期投入了150箱蜜蜂,村里的12家脱贫户、监测户小规模养殖,其他由合作社集中养殖,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还邀请专家教授做培训,实现‘蜜+’模式,打造‘一村一特’。”白石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希志告诉橘洲君,他们还把蜂蜜制作成伴手礼,吸引了多家企业前来采买,帮蜂蜜产品彻底打开了销路。

说到伴手礼,“湘蜂牌”更是不得了。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湘蜂牌”蜂蜜就作为伴手礼出口日本,受到好评。

谭创明最近很忙。继6月23日的南苏丹蜜蜂养殖及蜂蜜加工生产技术研修班后,赤道几内亚农产品加工研修班的学员也将于6月30日到他的养蜂现场考察交流。

这不是第一批来长沙学习养蜂的非洲友人。早在2019年,来自乌干达的Francis、Jane、Tony等人就跟着谭创明学习养蜂技术。

Francis的另一个身份是雕塑家,但他对养蜂非常感兴趣。在他的故乡,传统的养蜂方式是用竹篾编织蜂笼,用稀泥、茅草等加工后吊在树上,吸引野生蜜蜂来筑巢,一年只能取一次蜜,每次只有5公斤。在长沙,Francis看到了能随时打开观察的蜂箱,很是新奇。谭创明还教会了他们如何移动式采蜜,不再守株待蜜,而是当一名追花逐蜜的赶蜂人。这些技术的进步能让蜂蜜产量提升到25公斤。

在Francis等人看来,中国的养蜂技术很先进,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在长沙期间,他们都缠着谭创明学习,努力把技术学到手、带回国,助力非洲的“甜蜜事业”。

2019年,在沙坪河村非洲园内的养蜂基地,来自乌干达的Francis和Jane正跟着谭创明学习养蜂技术。盛磊 摄

对于养蜂技术,谭创明总是乐于分享。曾经的他,也因为不懂技术而跌得头破血流。

2011年,回乡创业的谭创明选择了养蜂赛道。可他低估了这事的难度,欢欢喜喜买来的蜜蜂全跑了,看着空空的蜂箱,谭创明眉头紧锁。这时候,村干部打来了电话:“老谭,县里养蜂技术培训开班了,你要不来听听?”他起身就往星沙赶。除了培训,他还经常向身边的养蜂大户请教,如此甜蜜事业方能越来越红火。

“自己富起来了,我还想把周边人也带动起来,一起过上好日子。”在谭创明的带领下,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投身养蜂,脱贫致富。

如今,谭创明又把他的交流视野拓展到了国外。从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到非洲国家,他总愿意和各国养蜂人交流。“蜜蜂非常神奇,如果我们每个养蜂人经验能互相分享,对这个产业是很大的帮助。”谭创明举例说,他这次就告诉非洲朋友,在中国学到的技术不能简单照搬,回去还要创新,必须因地制宜,适应非洲当地的气候环境。“比如干燥的地方,就可以缩短蜂蜜成熟期,不然含水量太低了根本取不出来。”

一只小小的蜜蜂,是湖南对非农业合作的一个缩影。湖南尤其注重产学研融合,加强湘非双方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农业合作新路径。

“这次培训是沟通我们和外界、沟通两个国家之间的一个渠道。”在Selim看来,这次研修之旅就像一扇窗口,让他看到了非洲养蜂业的不足之处和进步空间。“未来我想在这次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把长沙的养蜂经验运用到非洲实践中。”

记者/陈星源 尹玮

编辑/尹玮 校读/谈梁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作者:陈星源 尹玮】 【编辑:彭培成】
关键词:非洲;养蜂;长沙;中非;山水洲城记 非洲;养蜂;长沙;中非;山水洲城记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