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也谈“给力、蓄力与潜力”

相链区块链

  沐刃

  连日来,《长沙晚报》刊载的几条鲜活又沉甸甸的报道,读完后一直萦绕在脑海。

  其一是2月22日头版头条《长沙:让青年“驿”路顺心》,讲的是长沙近五年来投入运营12家新青年人才驿站,为外地来长求职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和一系列就业创业服务;其二为23日头版报道《创造中国深度,长沙企业给力》,说的是长沙一家企业为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深井提供了核心零部件。

  20日头版报道《首破1.5万亿,长沙经济攀高逐新》令人振奋,而23日2版报道《“会提词”的AI眼镜将在长沙量产》,则引人好奇又期待。笔者还留意到22日报道《4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拟在长沙组建》,讲的是湖南将依托国防科大等高校,分别组建湖南省量子效应与量子技术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四家中心。

  孤立地看,这些报道分别关乎一座城市的底气与实力、对青年人才的欢迎姿态与情怀、长沙智造对于“国之大者”的贡献等等。若是把这些报道关联起来,仔细梳理其背后的逻辑,不但很有意思,更能读出深意——

  首先,长沙智造越来越给力,不少领域在(将)领跑。

  卫星上天,有长沙企业;核电厂大型设备吊装,起重机来自长沙企业;《哪吒2》爆火,长沙“极也视界”有贡献;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科探深井完钻,核心零部件来自长沙经开区的鸿辉科技……近年来,长沙智造可谓捷报频传,这当然很给力,也离不开对创新、对研发的重视及持续投入。

  笔者相信,正是因为有了像鸿辉科技这样,覆盖了工程机械、智能建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半导体、先进能源材料等17条产业链的不少制造企业亮眼的表现,长沙GDP突破1.5万亿元才有了强力支撑。而蓝思科技与杭州灵伴科技深度合作生产的“‘会提词’的AI眼镜”一旦量产,除了给用户带来新鲜感与生活改变,也意味着又一个领域的先机甚至领跑。

  其次,善待青年,就是在为未来蓄力。

  青年除了体力、年龄的优势及成事创业的激情,更意味着无限可能。近年来,政策利好、宜居环境等吸引越来越多外地青年选择长沙、来到长沙,《长沙:让青年“驿”路顺心》里提及的那些青年,就是在“用脚投票”。对于长沙来说,“青年友好型城市”不但是愿景,更在变成现实,因为这座城市向年轻人表达着真诚,提供了机会,正澎湃活力,未来自然值得期待。

  再者,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折射出一种定力与远见。

  记得任正非2019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华为一直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华为至少有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专门做基础研究的专家。”有报道说,“华为在通信、算法、AI领域的领先,其俄罗斯研究所的基础研究功不可没。”

  同理,笔者认为,“长沙拟组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不但是有关主政者面向未来的深刻洞察与战略决策,更将激发出更大、更深远的发展潜力。

  研发、人才、远见,任何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这些因素,而这三者的良性互动,也将构建起一种良好生态,互为因果,彼此赋能。

  给力是当下的底气,蓄力是远见的智慧,潜力是未来的希望。笔者相信,长沙这座“网红城市”,不但以其独特气质吸引更多人前来体验,也能在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继续“笑傲江湖”,向未来迈出稳健而充满信心的步伐。

【作者:梁瑞平】 【编辑:肖彪】
关键词:人才驿站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