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时间缩短30%、等红灯次数锐减,芙蓉北路“堵心”变“顺心”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曾经让长沙市民,尤其是开福区北部片区通勤者苦不堪言的芙蓉北路(兴旺路—兴隆路),如今面貌焕然一新。那句“不是在等红灯,就是在等红灯路上”的无奈调侃,正逐渐被“一路绿灯”的顺畅体验所取代。记者了解到,长沙交警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和精细管理,对这条交通主干道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升级改造,实测数据显示,高峰时段行程时间缩短近30%,等红灯次数锐减,通行效率获得显著提升。

芙蓉北路(兴旺路至兴隆路段)信号灯分布示意图 来源:开福交警

芙蓉北路(兴旺路至兴隆路段)信号灯分布示意图 来源:开福交警

芙蓉北路是开福区北部片区的交通主干道,特别是兴旺路至兴隆路段,密集分布着14个信号灯路口,高峰时段车辆平均需停车7至8次,是区域交通的“堵点痛点”。开福交警调研分析,发现这些路口老旧单点信号机各自为政,上下游路口缺乏协调联动,车辆常常遭遇连续红灯。同时,行人过街距离长、二次过街信号设施不完善,以及主辅道车流无法有效分离控制等问题交织,导致机动车和行人的等待时间都异常漫长,司机们对此怨声载道。

交通优化示意图

交通优化示意图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面对市民对“绿波”通行的强烈期盼,长沙交警深入调研,精准把脉,打出了一套交通优化的“组合拳”。

路口焕新,设施智能化升级。交警部门联合多方力量,将沿线老旧、孤立的单点信号机全面更换为先进的智能联网信号机。这一“智能大脑”的上线,实现了上下游路口信号的实时协调与联动控制,从根源上破解了“一路红灯”的尴尬局面。

精细化设计是提升体验的关键。在实现信号联网的基础上,交警对路口进行了精雕细琢的改造。通过完善辅道左转及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实现了主辅道车流的独立控制,有效解决了以往主辅道车辆“抢道打架”的混乱局面。信号相位的配时也得到科学优化,力求平衡各个方向的车流需求。针对行人过街难题,实施了“一灯一线”的专项整改,优化了行人二次过街的信号设置和通行方式。此举不仅显著缩短了行人一次安全过街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半幅行人通行的频次,还同步降低了整个路口的信号周期时长,使机动车和行人的等待时间双双减少。

为了最大程度适应道路特性,交警创新性地采用了分段式“绿波”协调策略。根据道路实际条件,将芙蓉北路(兴旺路—兴隆路)科学划分为“桥下段”(兴旺路—高冲路)和“地面段”(新安路—兴隆路),量身定制了不同的通行优化方案。在桥下段,巧妙利用现有的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成功将全天各时段的信号周期缩短了20秒(高峰由170秒降至150秒,平峰由150秒降至130秒,夜间由120秒降至100秒),让机动车和行人都能减少等待。在地面段,则在充分保障行人一次安全过街的前提下,精心设计了双向通行的“绿波带”,显著提升了南北向车辆的通行连续性。

经过改造,该路段通行成效明显。数据显示,高峰时段,车辆通过该路段的行程时间由原先的近20分钟大幅缩短至12~14分钟,停车次数从7~8次锐减至2~4次;平峰时段,行程时间也从15~18分钟优化至11~13分钟,停车次数由6~7次降至2~3次,整体行程时间缩短约30%。

车辆等待红灯的时间也显著“缩水”,尤其是桥下段机动车的最大红灯等待时间下降明显:高峰时段从106秒降至90秒,降幅达15.1%;平峰时段从92秒降至79秒,降幅14.1%;夜间时段从82秒降至63秒,降幅23.2%。高德地图数据显示,芙蓉北路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了9.4%,平峰时段下降了8.9%,通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现在从青竹湖开到北二环,一路绿灯的感觉太好了!”一位经常通勤于此的司机吴师傅由衷赞叹。

长沙交警温馨提醒广大驾驶员,为了持续畅享“绿波”带来的便利,建议按照道路设计时速行驶,高峰时段控制在45~55公里/小时,平峰时段控制在50~60公里/小时。交警表示,将持续监测该路段的交通流变化,对信号配时进行动态优化和微调,致力于让每一位市民在芙蓉北路上的出行都更加舒心、顺畅。

【作者:张洋子】 【编辑:肖彪】
关键词:芙蓉北路 开福交警
>>我要举报
1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