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终于可以和我们回家了” 长沙疾控支援甘肃天水抗疫流调队员解除隔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李莎)“爸爸,你终于可以和我们回家了!”11月18日,10岁的张柏韬和弟弟一起在隔离酒店外期盼着爸爸张恒的身影,解除隔离的这一刻,兄弟两人迫切地想闯入爸爸的怀里撒娇。这些感人的场景同样发生在刚刚解除隔离的谭亮身上。当天,湖南省疾控系统驰援甘肃天水疫情防控应急队的11名队员按照规定完成隔离,来自长沙市疾控中心的张恒和谭亮便是其中的2名队员。
11月1日,张恒和谭亮随队驰援甘肃天水抗击新冠疫情,11月11日圆满完成任务后返湘隔离,从出征至今已有半月有余。支援甘肃天水抗疫期间,张恒和谭亮始终不忘肩上担负的重大责任,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助力当地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名老党员的义无反顾
“我的爸爸,当战‘疫’号角吹响,你,冲锋在前,无畏逆行,启时辰星相伴,归来夜幕低垂。我的爸爸,你是抗疫英雄,是我们的骄傲,加油!爸爸。雨后便是彩虹,‘疫’散便是重逢。”2021年8月,张恒随队前往张家界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时,他10岁的儿子张柏韬写下了这首诗。没想到时隔两个多月,张恒又一次踏上了驰援抗疫的征程——11月1日随队支援甘肃天水抗击新冠疫情。
一到驻地,张恒和队员们便立即与甘肃省庆阳市流调队及天水市公安干警分组混编,加班加点投入到对病例的流调工作中。一天下午,张恒刚刚完成一个确诊病例的流调工作,便收到通知要立即开展深入一线的专题现场调查工作。晚上,张恒和队员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第二天一早便出发赶往现场。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N95口罩、防护目镜、双层手套等防护设备,张恒和队员们在重点涉疫酒店一层一层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标本采集,任何细节都不放过,直到下午2时多才结束。胸闷、头晕、气促……长时间的工作让张恒感到身体不适,但他还是坚持到最后。回到驻地,已是下午3时多,匆匆吃上一口饭,他又投入到紧张的专题分析、电话补充调查和报告撰写等工作中。
对张恒来说,如此紧张的工作节奏在支援抗疫期间是常态,这名拥有19年党龄的长沙市疾控中心第三党支部党员、国家流调专家队成员却乐在其中。“虽然工作辛苦,但能够圆满完成任务,能够为疫情防控做些事情是很有意义的。”张恒表示,支援抗疫的经历让他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也让他认识到不断学习与进步才能更好地守护星城百姓的健康。
家人的支持是最坚实的后盾
同张恒一样,谭亮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其中,一个孩子上小学,需要每天接送;一个孩子仅有两岁半,家中少不了人照顾。“家人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谭亮说。
11月1日随队抵达天水后,11名队员共分成4个流调小组,谭亮担任了其中一组的组长,负责带领队员与甘肃庆阳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判定风险场所,追踪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等工作。
由于抵达天水时正值病例报告的高峰时期,谭亮和队员们的工作节奏十分紧张。“每天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时,流调的地方也比较远。”谭亮表示。即使如此,谭亮与队员们还是克服困难坚持了下来。除了开展流调工作,谭亮还为天水的消毒队员进行相关培训,指导他们开展终末消毒和现场环境标本采样。
谭亮和队员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天水市民的认可和感谢。11月11日返湘的当天晚上,一名天水市民给谭亮打来电话,对他们的支援表示感谢,并多次表示要以个人名义给他邮寄一箱苹果,最终因谭亮不肯将收货地址发给他而作罢。谭亮说:“他的感激我收到了,这是对我们支援工作最大的肯定!”
此次结束隔离后,谭亮也即将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他说:“想好好陪陪家人,但也要赶快投入日常工作,此次支援抗疫印证和实践了以前学习的内容,不断学习提高才能在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张恒和谭亮与天水人民并肩战斗,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理念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运用“长沙经验”全力阻击疫情,为甘肃天水“战疫”贡献了长沙力量。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