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正年轻化,药物等治疗不佳时,用这种有效手段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庄恺)今年4月11日是第27届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前夕,长沙地区部分帕金森患者今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组织的“暖春之约”帕金森病科普宣传及义诊活动上聚集一堂,聆听专家讲座,接受专家会诊。

帕金森病科普宣传现场。由医院供图

帕金森病科普宣传现场。由医院供图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症状。

  “据相关分析,到2030年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500万,且正呈年轻化趋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雷立芳介绍,帕金森病目前应用的所有治疗手段,均只能改善患者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是一种需要终生接受治疗的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控制患者的运动症状,也应改善非运动症状,采取包括药物、心理指导、运动等全方位综合治疗,从而形成一种连续而全面的管理模式。

  神经外科副教授杨靓表示,随着脑起搏器植入术(DBS)、术中导航技术、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已成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不佳时的一种有效手段。脑起搏器植入术疗法主要是将电极植入到患者脑内,运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其大脑深部的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患者神经方面的症状。

  “与永久性不可调节和不可逆损伤大脑的一些治疗方法(烧灼或放疗)不同,脑起搏器植入术并不破坏大脑结构,可以允许今后的进一步治疗。”杨靓说,帕金森病患者自确诊后,平均寿命长达17年,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更需要长期管理。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应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

【作者:杨蔚然】 【编辑:张日】
关键词:帕金森病 湘雅三医院
>>我要举报
  • 1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