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孩子肠胃易受伤,专家教你三招应对腹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吴昊 何可)夏季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概率上升,儿童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如何在夏季守护好孩子们脆弱的肠胃?儿童减重有何妙招?今日,在由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夏至篇”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赵红梅为家长支招。
赵红梅回答记者提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摄
守护孩子肠胃健康,记住3个“好”
为什么夏天孩子的肠胃容易出问题?首先,儿童的肠道就像“新手玩家”,防御力弱、经验值低。温度一高,细菌等“捣蛋鬼”就开始蠢蠢欲动,一旦攻破防线,孩子就会开启“上吐下泻”的模式。第二大因素是冷刺激。空调房和高温切换如“冰火两重天”,肚子容易受凉,导致肠蠕动加速。还有冰激凌、冰西瓜等寒凉食物的摄入,加剧刺激娇嫩的肠道,都可能让孩子秒变“喷射战士”。
“家长朋友也不要过于担忧,预防疾病,咱们可以做好这4件事。”赵红梅提醒:
第一件事是洗好手。
注意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撸完宠物这几个时间节点要及时洗手,不给细菌病毒偷袭的机会。
第二件事是吃好“饭”。
首先要保证食材新鲜,充分煮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红柿等,这些堪称“肠道修复小能手”。二是慎吃剩菜剩饭,比如绿叶蔬菜、海鲜等不宜过夜食用。三是少吃高油高糖、生冷食物。四是要保持餐具清洁,使用公筷,避免交叉传染。
第三件事是穿好衣。
睡觉时避免肚子暴露在空调冷气中,可穿连体衣或围肚围,这好比给肠道加了“金钟罩”,安全感满满。
第四件事是睡好觉。
1至2岁的幼儿每天需要睡11至14小时,小学生则是10小时左右,初中生为8至10小时。
孩子呕吐腹泻不要慌,家长可以这样做
赵红梅介绍,孩子如果出现呕吐腹泻,可以先用这三招制敌——
第一是做好观察。首先要观察孩子的精神情况,呕吐的剧烈程度和大便的颜色、性状及次数。尤其是要观察大便是否有黏液或者带血,这种带血大便一般考虑细菌感染,需要及时就医。同时还可以用干净容器留取呕吐物及大便的样本,1小时内送到医院化验,有助于医生的判断。
第二是做好补液。这个时候补液不能直接用白开水,最好使用口服补液盐,因为口服补液盐含有葡萄糖+电解质,能够满足患有胃肠炎孩子身体的需要。可按说明书冲泡后,根据不同年龄进行服用。每次大便后需补充的水量,2岁以下儿童1次补充50~100毫升;2至10岁则补充150毫升,10岁以上按需饮用,一直持续到腹泻停止。
第三是做好营养保障。很多人认为孩子胃肠炎后消化功能下降就需要减少食物甚至禁食,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这期间应给予清淡饮食,尽量保持与原来的食物种类一致,可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吸收。
“如果孩子出现哭起来没有眼泪、尿不湿干爽时间超过3小时,或是呕吐出‘绿色胆汁’、大便带血,高烧39℃及以上,退烧药也‘压不住’等情况,要尽快就医。”赵红梅特别提醒。
儿童肥胖有四大危害,儿科医生教您两招干预
最近,“国家喊你减肥”的话题成为热点,儿童体重管理也同样引发大家关注。赵红梅介绍,不少人认为小朋友“能吃就是福”,小时候胖不要紧,长大“抽条”自然就瘦了,事实是约80%的青春期肥胖可延续到成年,减重难度翻倍,更严重的是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危害远比成人更深。
第一大危害是“四高一停”。最常见的就是“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这些疾病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了,在肥胖超重儿童中同样高发。“一停”指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儿童睡觉时可能突然憋气,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现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孩子白天没精打采,影响学习,而且睡不好还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长高。
第二大危害是影响发育。肥胖容易引起性早熟,常表现为骨龄超前,导致骨骺板提前闭合,影响身高发育。
第三大危害是“压力山大”。肥胖的孩子确实“压力山大”,骨头承压犹如天天扛沙包,所以大部分肥胖儿童运动耐力都是垫底的。这可能导致恶性循环,一运动就累,越累越不动,越不动越胖。
第四大危害是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赵红梅发现肥胖的小孩多伴有自卑,容易引发抑郁情绪,且经常以吃零食的方式来发泄或者缓解压力,一不开心就“狂炫零食”,结果导致更肥胖、更自卑,甚至躲在房间打游戏逃避社交。所以,家长朋友要多和孩子沟通,及时发现端倪,多陪伴孩子参加活动,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在这里我给孩子们支两招。”赵红梅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第一招是“会吃会动”。首先是戒掉“糖衣炮弹”。把心爱的小零食换一换,比如奶茶换成低糖酸奶,薯片换成烤南瓜片。要控制干饭速度,吃饭慢一点,饱腹感强一分,给大脑预留一点时间,收到饱腹信号。其次就是要保持科学、规律地运动。跳绳有助于脂肪燃烧;游泳对关节更加友好;亲子篮球不仅运动值拉满,对和谐家庭关系、增强信心、提高社交能力都有好处。第二招是定期体检。我们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至少每年体检1次,体检时需要关注他们的身高,体重,BMI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利于我们对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