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做完乳腺癌手术,两个月后小姨也查出同样的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彭璐)宁乡49岁的肖女士因为洗澡时发现自己左乳上有个“鹌鹑蛋”大小的肿块,来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被确诊为乳腺癌。就在两个月前,肖女士的外甥女也被确诊为乳腺癌,并同样在该院乳腺外二科接受了手术治疗。今日,肖女士准备出院。
肖女士被确诊乳腺癌后,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二科主任万能斌带领卢伶俐等团队成员经过研讨,在不影响肖女士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为她实施了乳腺切除,并实施了“大网膜+假体”乳房重建。利用这一“黑科技”,在缺损部位用自己肚子上的“板油”进行乳房的充填,进而重建术后的乳房外形,既彻底切除肿瘤确保了手术效果,又不影响术后乳房的外形,兼顾了健康和美丽。
提及为何会选择这种“洋气”的手术方式,肖女士说,原来两个月前,她39岁的外甥女胡女士在体检中发现右乳上有一个花生米大小的肿块,当地医院判断是良性肿瘤。胡女士不放心,来到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二科进行做进一步检查。接诊医生卢伶俐认真查看了其B超结果,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觉得肿块形态不像良性肿块,经过穿刺病检,最终确定为浸润性导管癌,须立即进行手术根治。
39岁还属于一个女人风华绰约的年纪,胡女士表明,既要把病治好,又希望尽量减少对自己的外观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卢伶俐认真听取了胡女士的内心想法,经过与万能斌的仔细探讨,认为胡女士需要切除右乳全部腺体的根治术性手术,并采取乳房重建方式选择大网膜联合假体,既遵循了肿瘤治疗的原则,再造的乳房外观自然,手感逼真。术后仅四天,胡女士恢复良好,重建的乳房甚至比之前的更加挺拔,沮丧的她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目睹了外甥女的经历,肖女士刚发现自己肿块时很害怕,赶到外甥女就诊的医院和科室,生怕自己也是同样的问题。确诊结果也是浸润性导管癌。她选择了和自己外甥女一样的手术,看到自己重建的效果,她激动地说:“没想到乳房切掉了,还可以重新造一个,谢谢医生啊!”
那么,家族亲人相继患乳腺癌是否有一定关系呢?万能斌说:“是有一定关系的。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原因,主要与雌酮及雌二醇含量升高有关,如果在一个家族中,有2例及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成员患有乳腺癌,那发病风险会高出普通人群 2至3 倍。”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0%的乳腺癌属于家族性乳腺癌。家族性乳腺癌中有明确遗传因子的称为遗传性乳腺癌,这部分乳腺癌占整个乳腺癌人群的5%至10%。
与此同时,乳腺病理性增生、营养过剩、肥胖和高脂肪饮食等因素都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早孕、母乳喂养、加强锻炼等方式或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医生提醒,定期体检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建议20岁至40岁的女性每3年到医院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