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无影灯下高难度“缝补血管”,为生命而守护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薛碧晨)2月1日的长沙城,家家户户还浸润在过年的温馨团聚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管外科病房却早已忙碌着。窗外远处的烟花与窗内的监护仪荧光呼应,护士站悬挂的“福”字剪纸下,几位患者家属,团团围着血管外科姚凯主任、王征及徐宏博副主任医师等组成的手术团队,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医患之间暖意融融。

  “多亏你们!春节团圆日还坚守在病房,真是感激不尽……”患者家属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监护室里,刚刚脱离危险的患者李先生(化名),其床头电子屏跳动着平稳的血压、心率数值。

  5天前,58岁的李先生突发撕裂样胸背痛,急诊CT检查显示凶险真相:主动脉壁间血肿形成。该疾病在高血压未控制情况下,24小时内进展为完全性夹层的风险超过30%,但患者入院时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14.2×10⁹/L,血压心率均不平稳,存在活动性感染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双重手术禁忌。

  治疗组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方案,为患者予以降压、降心率药物,精准调控收缩压至100毫米汞柱~120毫米汞柱、心率至60次/分~70次/分目标区间,完善血培养同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动态监测血肿范围变化。经过强化治疗,患者体温、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也同步下降,复查CTA(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内膜未见新发撕裂征象。经血管外科、麻醉科、影像科联合会诊,医护团队判定患者达到限期手术条件,决定为患者实施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1月31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管外科姚凯主任手术团队在为患者进行复杂的手术治疗。通讯员供图

  1月31日清晨,复合手术室无影灯下,DSA造影屏上蜿蜒的主动脉宛如一条金蛇盘曲游动,病变处血管壁的“鼓包”突起。在控制性降压至90毫米汞柱后,医生在患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精准释放覆膜支架的覆膜区,在确保完全覆盖破口的同时,保留重要分支血管血供。麻醉团队通过有创动脉压监测,将患者血压波动控制在±5毫米汞柱范围内,护理组高效精准传递材料。

  术后,即刻造影检查证实支架形态良好,原血肿部位未见造影剂充盈或其余部分内漏,证明破口隔绝良好,未见脊髓动脉显影受阻。整个手术历时1小时,出血量不足20毫升。患者术后20分钟拔除气管插管,转入病房继续监测,双下肢动脉搏动及血氧饱和度均保持正常水平,病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春节值守,我们把家的半径扩大到病房,当看到病人脱离危险、转危为安时,内心非常欣慰。”脱下手术铅衣的血管外科主任姚凯,其工作服上还留着点点滴滴的汗渍。姚凯说,从经年累月打磨的介入手法到多学科协作体系,从智能预警系统到加速康复方案,“新湘雅精神”就是:在生死竞速中保留人文温度。穿上白大褂,始终就要以专业为锚,为每个需要健康平安的生命而守护。

【作者:杨蔚然】 【编辑:张日】
关键词:手术 湘雅三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