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1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攀)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今年全省两会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等。如何看待今年的就业形势,如何多措并举稳就业?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此谈经验、提建议,并纷纷表示有信心、有底气。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当前,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快速发展,催生出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如何加强配套政策建设、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是省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红权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种新型灵活的就业方式,在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形式、雇佣方式等方面,新就业形态呈现出形式多元、工作便利、市场广阔的显著特点,促进了传统产业发展形态和工作模式不断重塑。随着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新就业形态对就业总量的支撑力度越来越大,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对就业起到了强大的吸纳作用。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效,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权益。”李红权表示,不过目前仍存在不同地区之间政策尚不平衡、不同平台企业之间保障尚不平衡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面。
他建议,出台关于做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的基本原则、筹资机制、保障内容、承办方式、监督管理、工作要求等。
供需两端齐发力促青年就业
就业,已然成为省政协委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校长陈斌连续3年履职过程中积极建言的焦点。
陈斌通过调研发现,湖南省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例如《湖南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揽子”举措实施方案》等。这些政策文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缺乏系统性的法规或条例来规范相关工作。
陈斌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高等教育供需匹配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湖南省率先推出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或法规来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制定条例或法规,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推动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升就业质量。”
陈斌表示,促进青年就业,一方面要从就业市场供给端入手,另一方面也要从需求端入手,开辟吸纳就业尤其是青年就业的新空间。他认为,乡村振兴、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新兴产业发展等正在成为就业新增长点,将为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是拓展青年就业渠道的新途径。建议继续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新的增长点。
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岗位,就应该着重培养这类人才,这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够更好地解决就业。”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民宗委副主任怀梵特别关注社会所需岗位与人才培养的匹配问题。
他认为,要对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行政或业务指导关系,开展短期人才需求预测,并向社会滚动式发布。教育部门要联合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吸纳在校大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真干活、干真活,真正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企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高校负责选拔输送符合用工单位要求的在校大学生。
“加强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是适应当前和未来劳动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有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还能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他建议,首先应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企业合作,确保培训课程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其次应建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体系,通过国家认证的技能证书提升职业技能人才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