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2025628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湖南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乡村

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40%

  •   蓝天白云下的浏阳小河乡就像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蓝天白云下的浏阳小河乡就像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6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记者27日从生态环境部门获悉,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围绕4大重点任务提出了坚持片区化、差异化、全域化推进整县建设美丽乡村等17项主要工作。根据《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设置了15个评估指标

  《工作方案》作为我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工作方案》设置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等15个评估指标,其中3个为我省特色指标〔生态质量指数(EQI)、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明确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帮扶指导、广泛发动群众、加大配套支持,省级财政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强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各有关部门将依据职责职能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项目和政策等倾斜。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指导各地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环境整治,积极探索各美其美的整县建设美丽乡村模式和路径,奋力把湖南建设成为绘就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的标杆省份。

  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

  《工作方案》指出,将坚持片区化、差异化、全域化推进整县建设美丽乡村。

  将积极探索各美其美的整县建设美丽乡村模式和路径。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与发展特点,以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为导向,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差异化打造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的城郊融合型美丽乡村;打造农业产业聚集、农业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型美丽乡村;打造自然资源丰富、促进“两山”转化的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打造历史薪火相传、民俗文化浓厚的特色保护型美丽乡村;打造人口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的集聚提升型美丽乡村。持续推进特色品牌型美丽乡村建设,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2027年前,选取重点县(市、区)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推荐纳入美丽中国先行区。

  同时,合理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空间和风貌。依据县乡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合理安排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质量提升。加强分类指导和风貌引导,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重点推进以张谷英村、涧岩头村、勾蓝瑶村等为代表的传统村落的系统性保护和活化利用,充分挖掘湖南特色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建筑特质。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

  根据《工作方案》,在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将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水质调查,分类确定治理方式,靠近城镇、有条件的村庄,优先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居住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优先采用分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方式;人口集聚、利用空间不足、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采取集中治理达标排放的治理方式。积极探索人口“潮汐”现象明显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以设计日处理能力100吨及以上的设施为重点,加强监管。到2027年、2030年、203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分别达到65%、75%、85%。

  在建章立制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方面,将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探索推广“五点减量”“二次分拣”“绿色存折”“积分银行”等分类处理模式。

  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焚烧管理方面,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发展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模式,以长株潭地区和传输通道城市为重点,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完善秸秆露天焚烧网格化监管体系,开展秸秆禁烧重点时段专项巡查,严防露天焚烧引发重污染天气。到2027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您还未登录,目前的身份是游客
已有0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