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粮”辰美景看星城

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开展晚稻测产,全市平均亩产652.82公斤

  •   23日上午,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迎来晚稻测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何文瑞 摄影报道   23日上午,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迎来晚稻测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何文瑞 摄影报道
  •   扫码看辣视频看晚稻测产   扫码看辣视频看晚稻测产

      长沙晚报10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通讯员 钱娟)金秋十月,稻菽飘香。23日上午,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迎来晚稻测产,主会场设在宁乡市金洲镇箭楼村,长沙县春华镇、望城区靖港镇、浏阳市沙市镇、湖南湘江新区含浦街道4个分会场同步测产。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钱前带领专家组进行测产,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出席测产活动。

      上午10时30分,伴随着收割机作业声,测产在五个千亩核心示范片拉开序幕。沉甸甸的稻穗被“吃”进机器,行进间,黄澄澄的稻谷进入运输车,田间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当天,经过现场收割、过磅计量、水分测定、质量检测等流程,经专家组对五个千亩核心示范片实割实测,2024年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晚稻平均亩产为652.82公斤,双季稻周年平均亩产达1286.88公斤。

      核心示范片双季稻

      周年亩产均超1200公斤

      “这三年来,我跟着院士专家团队种田,水稻种植面积从230亩增加到了2700多亩,平均亩产增加150斤左右,每亩约增加收入240元!”在箭楼村测产现场,圆湖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勇喜上眉梢,“专家手把手教种田,今年采取了合理密植、变量施肥等措施,增产效果明显。”

      “现在有了大型农机,农民也能跟坐办公室的白领一样工作。”眼前这个身穿白衬衫、脚穿黑皮鞋的新农人,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品种搭配有讲究,采取早专晚高的搭配,今年晚稻种植了高产品种‘3两优911’,生育期适宜、抗性好、产量高。”因为高产优质,黄勇的合作社还注册了“厦家洲”大米商标,打造“四高”优质稻米品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2022年起步,到2023年扩面,再到2024年增效,长沙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三年三级跳,从1062亩到61.3万亩,再到辐射带动119万亩,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由点到面全面铺开。

      三年来,千亩核心示范片双季稻周年亩产均超1200公斤,实现高产稳产。

      “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的‘四高’技术推广成效显著,尤其是增加了老百姓种田的收入。”柏连阳院士表示,接下来,将会通过更加精准的技术培训,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和融合,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让农民种田既赚钱又轻松,进而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现代化农业发展。

      “四高”试验示范区

      总面积达119万亩

      今年,长沙继续深化“院士农业”成果,探索省会城市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的有效途径,在湖南湘江新区和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各铺排建设1个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辐射全市54个乡镇、474个村、3406个种粮主体,总面积达119万亩。

      “建立一名院士团队专家联系一个区县(市)试验示范区的技术指导机制,率先在全市开展‘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相关探索。”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建文表示,长沙通过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和省级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片叠加建设,探索省会城市扛稳保障粮食安全的新路径。

      “‘四高’已成为长沙粮食生产的金名片。”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少希介绍,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大力支持和柏连阳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集成了以“培地扩容、激光平田,因地选种、依茬搭配,机械密植、变量施肥,生防优先、梯级控害”为核心的双季稻丰产增效技术,全面实现良田与良制并举、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融合。

      全市粮油工业

      总产值达279亿元

      据悉,长沙市“四高”双季稻丰产增效技术入选2024年湖南省农业主推技术。“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将这个实用技术推广出去,争取达到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并有序推广到全省。”王少希说。

      长沙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大责任。2024年以来,长沙创新开展“屏上耕耘”短视频农技服务,运用手机这一新“农具”进行“微科普”,通过“实地、实景、实物”拍摄农业科普短视频;在“长沙农业农村”视频号开设“农农开讲”专栏播放,累计发布43条技术视频,短视频浏览量17.9万余次。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市场优势,积极支持种粮主体由“卖谷”向“卖米”转变,全市粮油工业总产值达279亿元,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45家,国家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9个、省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2个,形成了“蜂稻米”“稻鱼生态米”“鸭稻米”等多种生态大米,打造了“农小星”“四高鲜米”等多个绿色优质大米品牌。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