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咖啡豆身价暴涨,“9.9元”还能畅饮吗?|“经济观察”专栏

记者走访长沙市场发现,连锁品牌纷纷调整“9.9元”套餐,部分个体咖啡店涨价2元至4元

  •   消费者在等待咖啡制作。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摄   消费者在等待咖啡制作。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蛇年伊始,打工人的“续命神器”咖啡偷偷涨价了?

      近段时间,咖啡期货价格持续“狂飙”,春节后更是创下47年以来的新高。Wind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美国ICE咖啡期货涨幅超1.1倍,涨势超过了黄金。原料价格的激增,引发咖啡店的囤货潮,让咖啡爱好者高度关注。

      “9.9元”的平价咖啡是否会消失,长沙打工人还能实现“咖啡自由”吗?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大型连锁品牌的“9.9元”咖啡仍在售卖,但相关活动范围有所收缩;个体咖啡店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更为显著,普遍涨价2元至4元。业内人士提醒,尽管原料涨价已成事实,但对咖啡消费市场的影响有限,普通消费者依旧可以按需正常选购。

      国际市场掀起涨价潮 国内巨头调整“9.9元”套餐

      实际上,咖啡豆价格上涨的趋势在2022年已初现端倪,此后咖啡期货价格一路攀升,近期更是成为“比黄金涨得还猛”的存在。

      对此,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宣布涨价。例如,日本味之素AGF公司去年11月底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将对172种条装咖啡、速溶咖啡等产品进行价格调整,涨幅预计在15%至30%之间;JDE、PEETS等巴西咖啡烘焙商,以及意大利咖啡制造商卡巴萨也在2025年初相继提高了咖啡豆及其产品售价;今年1月,韩国星巴克也上调了咖啡及茶产品的价格。

      当原材料涨价的风吹到国内,咖啡巨头们如何应对?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表示:“咖啡豆涨价会造成成本上升,但这个成本不具有关键性影响。大宗期货锁定也帮助我们降低了咖啡豆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我们还是会坚持‘9.9元’策略,不会有任何涨价的动作。”Tims天好中国相关负责人也回应称,品牌所用咖啡豆由全球总部供应,目前未受到涨价影响。MStand官方小程序客服也表示“暂未接到涨价通知”。

      具体到长沙地区,记者搜索瑞幸、库迪等品牌小程序发现,仍有多款“9.9元”咖啡在售。然而,部分品牌的活动力度有所减弱,例如瑞幸原先每天一张的“9.9元”券,调整后变成了每周一张。“目前9.9元活动主要是下午茶,咖啡的选择的确没那么多了。”一家瑞幸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国邮政旗下的“邮局咖啡POSTCOFFEE”店员表示,近期咖啡价格普遍上调了2元。不过,该店目前在推行一款“9.9咖啡自由卡”,消费者花费9.9元办理后,每天都能购买一杯指定范围内的“9.9元”咖啡,整体算下来仍能享受低价优惠。

      个体咖啡店多元尝试 涨价、配方调整双管齐下

      个体咖啡店的情况又如何?记者走访发现,有的门店已经开始酝酿涨价,还有一些则尝试调整配方,选用性价比更高的咖啡豆制作饮品。

      “我们的美式咖啡涨到了14元,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长沙“来福烘焙LY咖啡”的店员无奈地说,去年起国际生豆市场出现历史最大幅度的价格上涨,成本上涨对店铺经营造成影响,使其对部分咖啡饮品的价格进行调整。据了解,该店的咖啡价格在原有基础上上调了2-4元不等。

      位于河西的“南风咖啡”也在年后启动涨价。该店菜单上,最基础的美式售价为17元,此前价格为15元,其余的拿铁制品则从19-20元涨至22-24元。

      也有咖啡店另辟蹊径,尝试更换原料。“2个月测了60多种拼配方案,选了6支拼配豆子,价格从高到低,辐射了各类咖啡店需求。”长沙“几道咖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设计新的拼配豆方案,他们还提前储备了大量咖啡豆以应对涨价,“现在还在纠结要不要再多囤点!”

      咖啡豆涨价影响有限 消费者无需过多囤货

      咖啡豆涨价了,要不要提前囤一点货?这是不少咖啡爱好者的疑惑。长沙市民苏小姐就忍不住下单了2kg以上的咖啡豆,“一直在喝这个品牌,量大管饱,出品稳定,囤一下怕以后还会涨!”

      但实际上,原料涨价对咖啡消费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国金证券在研报中提到,一杯咖啡中生豆成本仅占4%左右,租金和人力相关成本是决定咖啡价格底限更重要的因素,“以一杯星巴克大杯拿铁举例,其中咖啡生豆成本仅一元多,即使加上烘焙成本也只有3元多,咖啡豆在成本结构中占比很低,对咖啡最终定价并没有很大影响。”

      为何个体咖啡店对原料涨价更敏感?这与供应链的完善程度有关。瑞银国际在研报中表示,长期来看,大型连锁咖啡品牌的采购量大、供应链完善,实际采购价格受咖啡豆价格波动影响较小,而小玩家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利润率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介绍,如连锁咖啡巨头星巴克,多与咖啡产地签订长期供应合同。这种长期合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咖啡豆的采购价格,使得企业在咖啡豆价格波动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采购成本。

      另外,云南等地国产咖啡豆的崛起,也提供了更多“平替”选择。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在云南设站收购的品牌有星巴克、雀巢、MannerCoffee等,委托中间商的咖啡品牌则有瑞幸咖啡、蓝瓶咖啡等。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国产豆崛起,有望进一步降低整个中国咖啡行业的原料成本,从而有助于中国咖啡豆整体价格趋于稳定。

      总体而言,咖啡豆涨价分摊到每一杯咖啡上的幅度并不大,偶尔喝一杯咖啡的消费者仍可轻松实现“咖啡自由”,无需过度焦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