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202545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有收获、有遗憾、有感动!”

岳麓蓝天救援队14名队员昨晚平安回到长沙,还有6名队员在曼德勒协助开展防疫等工作

  •   岳麓蓝天应急救援队第一批14名队员于昨晚平安落地黄花机场,家人和同事送上鲜花与慰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岳麓蓝天应急救援队第一批14名队员于昨晚平安落地黄花机场,家人和同事送上鲜花与慰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   扫码看辣视频 第一批蓝天救援队员平安归来   扫码看辣视频 第一批蓝天救援队员平安归来

  长沙晚报4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根据安排,14名队员按计划启程回国,另有6名队员继续留在曼德勒协助当地开展现场消杀防疫工作。”随着长沙市岳麓区蓝天应急救援队缅甸地震救援阶段性任务结束,第一批回国队员于4日晚8时40分左右落地长沙黄花机场,记者也在4日中午联系上远在缅甸准备登机回国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

  3月30日下午搜救出一名被困者

  “3月28日缅甸发生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地震,我们立即响应,就是想在第一时间找到活着的人,然后大家一起救他出来!”在语音连线中,谭章告诉记者,在得知消息后他们立即招募队员、筹集物资、准备装备,接到应急管理部、湖南省应急管理厅调度指令后,自己和其他4名队员于3月29日清晨携带生命探测仪紧急奔赴缅甸驰援抗震救灾,随后第二批、第三批队员也相继出发。

  “由于道路、桥梁和交通遭到破坏导致中断,短短四五百公里路走了十四五个小时,到达曼德勒震区后,看到现场房屋倒塌情况十分严重。”谭章说,第一梯队5人一直到30日早晨8时左右才到达曼德勒震区,随即接到指令参与救援。

  记者了解到,当地时间3月30日8时30分开始岳麓蓝天救援队即在曼德勒佛学礼堂与当地救援队伍一起展开救援。“地震时该学堂刚好有约270人在上课,我们通过雷达生命探测仪定位发现1名仍有生命体征的被困者,当日下午5时左右才成功将其救出。”谭章说,这是岳麓蓝天救援队抵达灾区后发现并参与救援的第一位被困人员。

  “但是非常遗憾,如果当地医疗条件好的话,我们救出的第一位被困人员肯定会活下来。当地天气太炎热,虽然说‘黄金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但在40℃的高温下很多人48小时不到就坚持不下去了。”谭章遗憾地告诉记者,这一次救援的难点除了高温和医疗条件较差,还有就是当地很多房屋没有大梁和柱子,“城区很多自建的五六层楼房几乎没有抗震能力,一下就垮塌了。”

  对分配区域垮塌的房屋进行生命探测,在醒目位置做出检测标记……连续几天的时间里,岳麓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忙着在曼德勒垮塌的建筑旁侦搜,“哪怕有一丝希望,队员们都不放弃,每一处都仔细探测并标识,但真的很可惜,基本上听不到呼救的声音,也很少探测到生命迹象。”

  “最大的考验还是余震”

  “这次救援过程中,最大的考验还是余震。”说起余震谭章仍心有余悸,当时,他们所在的搜救现场突然发生了一次5.0级的余震。“只听见‘咚’的一声,就看到有队友不断从正在搜救的房屋里跑出来,幸好房屋只是倾斜没有倒塌。”谭章坦言,虽然曾参加泰国清莱洞穴救援、西藏定日县地震救援、湖南华容县洞庭湖团洲垸堤坝溃堤救援等任务,但自己当时还是非常焦急和担心。

  “这次特别感动的是在缅甸的华人华侨全力以赴地支持我们。”谭章告诉记者,当地华人华侨非常热情地组织了车、翻译以及陪同人员,并联系了当地湖南商会全程陪同完成这项工作,“虽然我们来这里只有一周的时间,但是和当地的华人华侨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我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

  “‘长沙造’救援产品先进又给力”

  “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在救援中感受到湖南特别是长沙的科技产品非常先进、给力。这次我们带来的生命探测仪进行检测后,基本可以确认是否有人、是否存活,所以我觉得科技对救援有着非常大的促进。”谭章说,救援人员有了科技的加持,可以更快速、便捷、有效地判断幸存者的有无和位置,降低救援的工作量,提高救援效率,最大限度挽救生命。

  记者了解到,队员们在缅甸抢险救援期间贡献了跨国救援的“长沙救援力量”,“长沙造”科技产品也贡献了“长沙科技力量”,如湖南正申科技、华诺星空的生命探测仪、边坡检测雷达等。

  据了解,此次包括岳麓蓝天救援队在内的社会应急力量重点在长城饭店、天空公寓、金色乡村酒店等10余个点位开展搜救作业,截至4月3日,包括社会应急力量在内的中国救援队伍共搜救出9名幸存者。下一步,他们将根据统一安排开展震区被埋人员搜救、防疫消杀等工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您还未登录,目前的身份是游客
已有0人评论